以花为引创新强链 绥阳山银花产业找准转型升级“破题点”
维C银翘片、金感胶囊、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……这些常见药品和市场上各类凉茶饮品中有一位必不可少的原材料,便是“绥阳县花”——山银花。
夜郎无闲草、黔地多灵药。贵州有药用植物资源7317种,位居全国前列。56个中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95种黔产道地药材、91种少数民族习用药材,遍布黔中大地。
而绥阳县是贵州道地药材“山银花”的核心产区,也是国家山银花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、国家第二批农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绥阳县开始大量推广种植山银花。目前,全县山银花种植面积超过24.25万亩,采花期面积15万亩。今年上半年,鲜花产量2.12万吨,鲜花平均价格4.5元每斤计算,产值接近2亿元。
近年来,绥阳县以花为媒,做优一产、做强二产、做活三产,已全面形成集山银花种植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。

绥阳山银花
处暑前后,绥阳县的24万余亩山银花迎来了采摘旺季。在成片的种植基地里,一簇簇、一团团山银花俏立枝头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淡雅的花香。
在位于洋川街道桑木村大小屯的山坡上,村民们背着竹篓,穿梭在“花海”中,指尖快速翻飞,熟练地采摘枝头的花朵。
“我们种植山银花已经很多年,目前发展了八百多亩。今年的山银花长势很好,现在采摘了6万多斤,全部采摘完大概8万多斤,预计收入大概三十多万元。”桑木村山银花种植大户胡雨华说。
“现在该区域已发展种植山银花2000余亩,今年预计将实现产值超过80万元,累计为沿线群众创造1200余人次的就业机会。”洋川街道桑木村驻村干部张先利介绍,预计未来2年内,山银花种植面积将达5000亩,形成以和尚坪为中心区域的山银花产业带。

山银花丰收
在绥阳山银花的“主产区”——小关乡,家家户户种花、靠花增收已成为共识。“现在是山银花的盛花期,我请了10名工人来采摘,每天能采收一千多斤鲜花。我们采来之后就拿到附近的加工厂销售,大约一年收入有8、9万块钱。”小关乡小关村花农何先平一边将刚采摘下来的山银花装车,一边介绍。
傍晚,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将采摘好的山银花运送到加工厂进行烘干加工,全天开放的烘干设备更是运转不停,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对新采收的鲜花进行杀青处理,一旁的村民正有序排队称重和收款,现场弥漫着丰收的喜悦。
近年来,小关乡以“一花三园”产业发展总体布局,全力落实“帮扶项目+种植基地+加工基地+创建品牌”相结合的工作措施,着力打造山银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建设,逐步形成村集体经济积累和助农帮扶双向增收的发展新模式。

游客前来打卡山银花花海
近年来,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,山银花产业经历了令人瞩目的蜕变。从默默无闻的规模种植,到如今的创新研发,从单一的原料销售到打造响亮的品牌,绥阳县的山银花产业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在绥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,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项目——瑶浴球生产线,已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。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工序,包括称量配料、制粉、球形压制、冷藏干燥、缩模、内外包装等,山银花及其他中药材的提取物被巧妙地转化为一颗颗精美的瑶浴球。这些瑶浴球不仅外观吸引人,而且蕴含着山银花的天然精华,为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沐浴体验。
贵州苗老藤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安贤自豪地宣布:“我们新推出的山银花系列产品瑶浴球,每小时产量高达300颗。”这一创新产品紧随公司之前推出的山银花牙膏、含片、饮料等热销产品之后,再次证明了公司在山银花产品开发上的领先地位。

山银花牙膏
事实上,公司的山银花牙膏等日用系列产品在一次直播中,短短4小时内就实现了4000余单的销售佳绩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公司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。
袁安贤还透露,2023年公司的牙膏产能已达到2000吨,产值约为1800万元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公司今年已新增了两条全智能自动化的生产线,牙膏的日产量将增至20万支,年产能有望达到5000吨。
同样忙碌的,还有遵义金蕾银花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。车间内,一股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,金黄色的山银花朵在加工台上闪耀着光芒,工人们手指翻飞,装袋、封口、装箱,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。
据介绍,在挑选花朵的过程中,工人们遵循着严格的标准,对每一朵山银花进行仔细的筛选,确保每朵花都达到成朵状的标准,重量必须达到至少三克。在包装环节,工人们手法熟练,迅速而准确地去除每朵花的叶子,以保证产品的完美呈现。

山银花茶
“我们正在为贵阳一家知名酒企精心制作3000份定制的山银花礼盒。”生产部负责人杨磊磊透露,一旦这批定制产品完成,他们将立即转向生产以新采摘的山银花为原料的新产品,以满足市场需求。杨磊磊还提到,随着新鲜山银花的大量采摘,公司已经迅速进入高效运转状态,工人数量在忙碌时期可达到二十人左右。
作为绥阳县国资委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,遵义金蕾银花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山银花的育苗、种植,以及山银花朵花茶等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、生产和销售。公司不仅提供特级、一级朵花茶礼盒,还有白色、黄色条状朵花茶,小金针茶、山银花蜂蜜等多样化产品。

工人正在挑拣山银花
“公司对山银花原材料的品质控制极为严格,朵花茶选用的是开花率超过50%、花针超过30棵的优质朵花,每朵花都经过人工精心挑选,确保了产品的高端品质。”总经理曹声誉告诉记者,经过12道精心工序加工完成的朵花茶,自七月份新花上市以来,公司产值已达到约三十万,新花的销售完全以订单来定量,目前已成功打开成都、云南、重庆等市场的大门。
从过去以“药花”为主的作坊加工转变为现在山银花衍生品的标准化加工,随着山银花种植结构的不断调优,绥阳县在让山银花种得下、销得出、卖得俏方面下足了功夫。
因山银花产业的带动,绥阳县的现代农业、生物康养产业链都在不断延伸。公开信息显示,绥阳山银花初加工厂房68家,建成山银花产业园区1个,入驻有百灵生物科技等6家深加工企业,山银花市级龙头企业6家,注册商标25余项。
一朵山银花的产业链延伸之美,在市场上吸引了众多眼球,也给其他县域的经济发展,提供了更具实践意义的鲜活样本。
记者:张文莉
一审:陈秋莎
二审:董瑶
三审:杨勇